close

一名年約35歲少婦一年半前經檢查確診罹患乳癌,但這名少婦沒有遵循醫學實證治療,聽信偏方,希望腫瘤消失;但事與願違,拖了一年半,腫瘤仍持續腫大,最後不只腫瘤潰爛、流血,乳房外觀也變成花椰菜狀,不得不求助醫師。

乳癌及早接受治療 存活率牙周病治療方式可大為提升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副院長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指出,上述病例門診中並不少見,平均每個月會出現一、兩個,這些病人有的原本可以保留乳房,卻因腫瘤過大、病情嚴重而無法如願。

杜世興分析,門診中40歲以下停經前的年輕乳癌患者,其中約7成為荷爾蒙受體陽性,對於這類型的患者,建議以抗荷爾蒙療法為主。若當腫瘤過大或多處淋巴轉移,或其他較為嚴重的狀況,則會建議化學治療,或合併使用標靶治療等其他治療方式。

事實上,現在乳癌治療講究精準化、個人化策略,不只治療選項多,也都經過臨床驗證。杜世興指出,根據其乳癌治療團隊的院內統計資料,早期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達93%以上,整體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為90.83%,只要及早接受治療,選擇適合個人治療策略,便有機會對抗乳癌、維持生活品質。

抗荷爾活動假牙蒙針劑藥物 幫助高風險患者延緩疾病

近年來,乳癌抗荷爾蒙針劑藥物的運用逐漸受到重視。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年會(ASCO)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年輕、高風險、易復發乳癌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後,若再利用手術切除卵巢、使用抗荷爾蒙針劑藥物或使用放射線照射卵巢等方式,持續抑制卵巢功能,搭配使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治療,相較於單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治療,較有助於延長病人的無疾病存活期。

牙齦流血怎麼辦? 健康的牙齦在刷牙時是不會流血的,牙齦流血往往由牙菌斑所造成,而牙菌斑是持續在牙齒周圍、表面和牙縫堆積而形成的細菌黏性薄膜。若沒有去除牙菌斑,可能會造成牙齦炎而導致刷牙流血的情況發生。然而,仍有許多其他可能造成牙齦流血的成因。這些成因包括了過度刷牙或刷牙太用力、新牙刷或牙線使用習慣,以及某些藥物。同時,採用不同於往的口腔衛生習慣,以下是幾個簡單的步驟,幫助去除牙菌斑,減少牙齦流血之發生率:使用含重碳酸鈉低研磨配方的牙膏,配合正確刷牙習慣,每天刷牙兩次,每次至少兩分鐘。使用具有小刷頭與軟質圓頭刷毛的手動或電動牙刷,要特別注意牙齦線。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將牙菌斑從難以觸及的區域 (例如牙縫) 去除。使用漱口水,提供日常牙齦防護。定期向牙醫師就診,因為牙醫師可能在您發生任何徵兆前,發現牙齦相關問題。如果發生牙齦流血,請立即提出來,那麼牙醫師就可以在情況變得更嚴重之前,協助進行處置。

另外,許多年輕乳癌患者接受治療、延緩疾病進展的同時,也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杜世興對此表示,化療對於女性生育能力的確容易造成傷害。國外研究顯示,乳癌患者若在化學治療前牙周病治療後及化學治療時,注射抗荷爾蒙針劑藥物,可讓卵巢暫時休息,有機會保留卵巢功能,避免早期衰竭。不只如此,北醫乳房醫學中心團隊也與生殖醫學中心專科醫師合作,協助患者保有懷孕生子的機會。

遵照醫囑用藥 就有機會戰勝乳癌!

杜世興補充,北醫乳癌治療團隊在乳癌治療及學術研究上一直不斷精進,每年有10篇以上研究論文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也致力參與藥物研發臨床研究,希望打造優良、溫馨的就醫環境,並幫助病人對抗病魔、提升生活品質。因此當民眾發現罹患乳癌,千萬不要灰心喪志,也不要逃避治療,只要遵照醫囑用藥,就有機會戰勝乳癌,重新擁有健康生活。

牙周病是一種牙周組織的疾病,造成主因是細菌、牙菌斑或食物殘渣堆積牙齒周圍,細菌沿著牙根表面往根尖處累積,牙菌斑在牙齒周圍逐漸鈣化形成牙結石,依照細菌侵入牙齒的程度牙周病的病程分三階段,當牙周病發展至晚期建議要盡快進行牙週治療手術:

1.牙周病初期:牙齦炎--細菌侵蝕使牙齦變得敏感,刷牙經常流血,牙周病口臭也逐日加重,身體免疫力低時會牙齦紅腫發炎,牙周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仍處於牙齦炎階段是可以治好的。

2.牙周病中期:牙周炎--牙齦溝在細菌侵襲下形成細菌窩藏的牙周囊袋,牙周囊袋是指牙齒與牙齦間的縫隙,因細菌感染而讓牙齦發炎化膿、明顯的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冷熱敏感或咀嚼無力。

3.牙周病晚期:重度牙周炎--細菌已嚴重侵蝕支撐牙齒的牙周組織,牙齒明顯地鬆動與位移,咀嚼無力影響進食能力,最嚴重時齒槽骨流失牙齒會直接掉落。

養成定期檢查牙齒的好習慣,由專業醫師為您檢視牙齒狀況,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牙週治療處理,牙周病其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疏於清潔照護與置之不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彥春 的頭像
    羅彥春

    羅彥春的Blog

    羅彥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